开场:惊人的平台数据

OpenAI Dev Day 2025

2025年10月6日,OpenAI在旧金山举行了年度Dev Day开发者大会。活动开场,CEO Sam Altman就宣布了一系列令人震撼的数字:

Dev Day统计数据

三大核心数据:

  • 8亿周活跃用户:ChatGPT的用户规模达到历史新高
  • 400万开发者:OpenAI开发者生态快速增长
  • 每分钟60亿token:API处理能力展示平台规模

“ChatGPT现在已经达到8亿周活跃用户,拥有400万开发者,每分钟API处理60亿token。”

这些数字不仅创下了AI应用的新纪录,更标志着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、从工具变成日常必需品的历史性时刻。要知道,ChatGPT在2022年11月30日才正式发布,仅用不到3年时间就达到了这一惊人规模。

核心发布一:AgentKit——完整的智能体开发平台

革命性的开发工具集

AgentKit平台

AgentKit:从构建到部署到优化的一站式智能体开发平台

Dev Day的最大亮点无疑是AgentKit的发布。这是一套完整的AI智能体构建、部署和优化工具集,彻底改变了智能体开发的游戏规则。

Sam Altman在发布时表示:

“AgentKit是OpenAI平台上可用的一套完整构建模块,旨在帮助你将智能体从原型推向生产环境。这是你构建、部署和优化智能体工作流所需的一切,大大降低了开发摩擦。”

AgentKit的四大核心组件

1. Agent Builder:像Canva一样简单

Altman将Agent Builder比喻为"构建智能体的Canva"——这个可视化画布让开发者能够:

  • 拖放式设计:通过拖放节点设计逻辑、步骤和思路
  • 实时预览:即时查看智能体工作流执行效果
  • 版本控制:完整的工作流版本管理能力
  • 模板支持:丰富的预构建模板快速启动项目

现场演示震撼全场:

Christina Huang现场演示

OpenAI工程师Christina Huang在Dev Day现场使用AgentKit进行实时演示

OpenAI工程师Christina Huang在不到8分钟的时间内,现场构建了一个完整的AI工作流和两个智能体——这种开发速度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。全场开发者见证了从空白画布到可运行智能体的完整过程,展示了AgentKit在提升开发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。

2. ChatKit:快速部署聊天界面

ChatKit解决了部署智能体聊天UI的复杂性:

  • 一键嵌入:轻松嵌入到应用程序或网站
  • 品牌定制:完全定制主题和品牌风格
  • 自动化处理:流式响应、线程管理、思考过程展示
  • 快速集成:小时级别完成集成

客户反馈: Canva团队表示,使用ChatKit为开发者社区构建支持智能体节省了超过两周时间,集成仅用了不到一小时。

3. Evals for Agents:性能评估和优化

新的Evals能力让智能体评估变得更加容易:

  • Datasets:快速构建和扩展评估数据集
  • Trace Grading:端到端的工作流评估
  • Automated Prompt Optimization:基于评估结果自动优化提示词
  • Third-party Model Support:支持评估其他厂商的模型

实际效果: Carlyle使用Evals后,多智能体尽职调查框架的开发时间缩短了50%以上,智能体准确率提高了30%。

4. Connector Registry:企业级数据治理

对于企业客户,Connector Registry提供了集中式的数据源管理:

  • 统一管理跨ChatGPT和API的所有数据连接
  • 支持Dropbox、Google Drive、SharePoint、Microsoft Teams等预构建连接器
  • 集成第三方MCP(模型上下文协议)服务器
  • 细粒度的权限控制和审计能力

客户成功案例

Ramp(财务管理平台):

“Agent Builder将过去需要数月的复杂编排、自定义代码和手动优化工作,压缩到了几个小时。迭代周期缩短了70%,智能体从构思到上线从两个季度缩短到两个冲刺。”

LY Corporation(日本领先科技公司):

“我们在不到两小时内就构建并运行了第一个多智能体工作流,极大地加快了智能体的创建和部署速度。”

关键数据:

  • 70%:迭代周期减少(Ramp)
  • 40%:智能体评估时间线加快
  • 2周:节省的前端UI开发时间(Canva)
  • 30%:智能体准确率提升(Carlyle)
  • 75%:智能体工作流开发时间减少

定价和可用性

  • ChatKit和新Evals功能:对所有开发者正式可用(GA)
  • Agent Builder:测试版,逐步开放
  • Connector Registry:开始向ChatGPT Enterprise和Edu客户推出测试版
  • 定价:包含在标准API模型定价中,无额外费用

其他发布回顾:ChatGPT Pulse(9月25日发布)

注意:Pulse不是Dev Day发布的

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ChatGPT Pulse实际上是在2025年9月25日发布的,并非在10月6日的Dev Day上发布。但由于Pulse代表了OpenAI产品策略的重要转变,且与Dev Day的智能体主题高度相关,因此值得在这里一并回顾。

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

ChatGPT Pulse是面向终端用户的重磅功能,这是一个预览功能,目前仅面向Pro用户在移动端(iOS和Android)开放。

Pulse的核心理念

Sam Altman在官方博客中写道:

“自ChatGPT发布以来,使用它一直意味着来提问。提问获得答案来帮助你学习、创造或解决问题,这其中有魔力。但这受限于你知道要问什么,并且总是把下一步的负担放在你身上。”

Pulse改变了这一切——ChatGPT现在可以:

  1. 夜间自主研究:基于聊天记录、记忆和反馈进行异步研究
  2. 晨间主动推送:以可视化卡片形式推送个性化内容
  3. 智能内容策展:通过Curate功能引导研究方向
  4. 可结束性设计:每天固定数量推送,避免无限滚动

Pulse的工作机制

数据来源:

  • ChatGPT记忆和对话历史
  • 用户反馈(点赞/点踩、详细反馈)
  • 连接的应用(Gmail、Google Calendar)
  • 新闻和趋势信息

推送形式:

  • 5-8张视觉摘要卡片
  • 可快速浏览或展开详情
  • 支持保存和提问
  • 当天有效,未互动内容24小时后删除

用户控制:

  • Curate功能:主动告诉ChatGPT你想看什么
  • 快速反馈:点赞/点踩影响后续推送
  • 详细反馈:提供具体改进建议
  • 隐私控制:可随时关闭Pulse和连接器

学生测试反馈

OpenAI与大学生合作进行了早期测试。学生Isaac Seiler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:

“基于昨天关于台湾交流项目日程管理的对话,Pulse推送了火车票预订的智能策略建议。这个推送比我当时讨论的内容深入了好几个层次,极其有用,让我接触到了原本不会主动搜索的交通信息。”

未来愿景

OpenAI表示,Pulse只是第一步。未来的AI助手将:

  • 支持更多应用集成
  • 在正确的时刻推送相关工作(会议前、截止日期前等)
  • 从"被问才答"到"主动加速你的工作和想法"

核心发布三:ChatGPT内应用生态——操作系统级的野心

Apps in ChatGPT:开启全新应用分发生态

这可能是最震撼的发布! Dev Day宣布了Apps in ChatGPT功能,允许开发者直接在ChatGPT内构建原生应用程序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更新,而是OpenAI的战略性赌注——将ChatGPT打造成事实上的操作系统

野心:ChatGPT即操作系统

正如有观察者指出的:

“OpenAI的野心是以后你只需要一个应用就够了,这个应用就是ChatGPT。这样ChatGPT就变成事实上的操作系统了,苹果App Store瑟瑟发抖。”

这一战略意味着:

  • 一站式入口:用户只需ChatGPT一个应用
  • 应用分发革命:挑战传统App Store模式
  • 深度集成:应用与AI能力原生融合
  • 新的商业模式: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支持应用内交易

Apps SDK:完整的全栈解决方案

OpenAI推出了全新的Apps SDK(软件开发工具包),为开发者提供完整的全栈解决方案:

核心特性

1. 连接数据

  • 无缝接入自己的数据源
  • 连接后端服务
  • 实时数据同步

2. 触发动作

  • 执行具体的后端操作
  • 创建设计、预订行程
  • 分析数据、处理任务

3. 渲染完整UI

  • 在对话流中渲染完全互动的界面
  • 不仅仅是文本或卡片
  • 支持视频播放器、互动地图、设计画板等复杂UI

4. 基于MCP标准

  • 建立在开放标准之上
  • 开发者拥有完全控制权
  • 可整合到任何平台

实际应用演示

在现场演示中,软件工程师Alexi展示了首批合作伙伴的应用:

1. Coursera(在线课程平台)

应用场景:

  • 用户想学习某个主题时,直接呼叫Coursera应用
  • 应用在对话中嵌入课程视频
  • 支持画中画或全屏播放

与应用对话功能:

  • 观看视频时随时提问:“请解释一下他们现在正在说的概念”
  • Apps SDK允许应用将上下文暴露给模型
  • ChatGPT准确理解用户正在观看的视频片段
  • 提供精准的回答,提升学习体验

2. Canva(设计平台)

应用场景:

  • 在为宠物狗遛弯业务头脑风暴的对话中
  • 直接呼叫Canva,用自然语言下达指令
  • “Canva,用这个名字为我制作一个作品集,我希望它色彩丰富、异想天开、明亮,并使用无衬线字体”

迭代设计:

  • Canva在对话中生成设计选项
  • 可进一步迭代:将海报转化为融资Pitch Deck
  • 整个创意流程在同一对话窗口无缝完成

3. Zillow(房地产平台)

应用场景:

  • 业务扩张讨论中,ChatGPT建议新城市选在匹兹堡
  • 呼叫Zillow:“显示那里的待售房屋”
  • Zillow在对话中嵌入互动地图

自然语言控制:

  • 切换到全屏模式浏览房屋详情
  • 直接在地图上发起预约看房
  • 用自然语言操作:“将地图筛选为仅显示带院子的三居室房屋”
  • ChatGPT理解指令并更新地图

智能结合:

  • 询问:“这处房产离狗狗公园有多远?”
  • ChatGPT结合Zillow的房屋位置信息和自身搜索工具
  • 提供综合性答案

深度融合的魔力

这些演示清晰表明,Apps in ChatGPT不仅仅是API的简单调用,而是:

  • 语言模型的理解能力
  • 应用的丰富功能
  • 互动界面的深度融合
  • 创造前所未有的动态体验

商业化和分发

分发优势:

  • 触及ChatGPT全球数亿用户群体
  • 极大改变产品规模化扩展方式

变现方式:

  • 订阅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登录账户
  • 支持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(智能体商业协议)
  • 允许在ChatGPT内部实现即时结账

应用目录:

  • 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应用目录(Directory)
  • 符合基本标准的应用都将被收录
  • 优秀应用获得显著推荐位置
  • 在对话中被主动建议给用户

开发者入口

  • 预览版:Apps SDK已向开发者开放预览
  • 提交审核:今年晚些时候开放应用提交
  • 官方链接:https://developers.openai.com/apps-sdk

意义: 这一举措让ChatGPT不再仅仅是一个AI聊天机器人,而是一个类似于App Store或微信小程序的生态平台,开发者可以在其中创建和分发自己的AI驱动应用。正如OpenAI所描述的,这将催生新一代应用形态,具备**互动性(interactive)、适应性(adaptive)和个性化(personalized)**三大核心特质。

其他重要发布

Codex正式可用(GA)

今天,Codex正式结束研究预览,进入通用可用阶段,基于GPT-5 Codex构建。据说OpenAI内部几乎所有新代码都是它写的。

主要新功能

1. Slack集成

  • 开发者可直接在Slack团队对话中要求Codex编写代码
  • 在协作环境中无缝使用
  • 提高团队开发效率

2. Codex SDK

  • 新的开发工具包
  • 帮助团队将Codex能力扩展到自己的工作流
  • 支持自动化和定制化

3. 企业管理工具

  • 环境控制
  • 监控和分析仪表板
  • 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Codex使用

震撼的现场演示

现场演示由Romain进行,展示了Codex如何将物理世界变成可交互的软件。整个演示过程令人惊叹:

1. 从草图到UI

  • 使用Codex CLI将手绘UI草图转换成带摄像头画面的控制面板
  • 展示了Codex的视觉理解和代码生成能力

2. 控制物理设备

  • 挑战:控制舞台上方的Sony FR7摄像机
  • Codex自主研究了30年历史的VISCA协议
  • 用JavaScript实现了控制逻辑
  • 强调Codex能不知疲倦地执行长达数小时的复杂任务

3. 实时添加新功能

  • 在VS Code中向Codex下达任务:“将无线控制器连接起来以控制摄像机”
  • Codex后台分析现有代码、制定计划并实现功能
  • 几分钟后用Xbox手柄成功控制摄像机

4. 多模态与多工具协作

  • 利用OpenAI实时语音API和Agent SDK添加语音控制
  • 要求Codex为舞台灯光系统创建MCP服务器
  • Codex发现文档不全,自主上网搜索GitHub补全信息
  • 成功创建服务器

5. 人机协同编程的未来

  • 通过语音指令:“让Codex显示一个类似电影结尾的演职员表”
  • Codex实时分析前端代码
  • 注入新的React组件
  • 在屏幕上滚动显示演职员表

演示意义: 从草图、物理设备、语音指令到实时应用重构,整个过程几乎没有手写一行代码。Codex真正成为了一位能够理解意图、解决未知问题并与开发者并肩工作的智能队友。

模型与API更新

Dev Day还发布了一系列新的模型API:

1. GPT-5 Pro API

  • 能力:非常强大的推理能力
  • 定价
    • 输入:$15/百万token
    • 输出:$120/百万token
  • 评价:价格不菲,普通人还是老老实实用GPT Pro,API用不起

2. Sora 2 & Sora 2 Pro

  • 重磅:视频生成API终于来了
  • 计费方式:按秒计费
  • 价格区间:$0.1/秒 到 $0.5/秒不等
  • 意义:为视频生成应用提供API支持

3. Real-Time Mini(新)

  • 用途:实时语音对话
  • 质量:保持不变
  • 价格:比上一代便宜70%
  • 优势:大幅降低实时语音应用成本

Sora Feed哲学

OpenAI分享了关于Sora(视频生成AI)的Feed设计哲学,强调社交创作和发现机制。

强化微调(RFT)功能扩展

  • 在OpenAI o4-mini上正式可用
  • GPT-5上处于私有测试
  • 新增自定义工具调用和自定义评分器功能

战略意义分析

开发者生态建设

AgentKit的发布体现了OpenAI在开发者生态建设上的重大投入:

  1. 降低开发门槛:可视化工具让非专业开发者也能构建智能体
  2. 提升开发效率:客户报告开发时间缩短50%-75%
  3. 企业级支持:完善的治理、安全和管理能力
  4. 生态整合:与ChatGPT等产品深度集成

用户体验升级

ChatGPT Pulse代表了OpenAI对AI助手未来的愿景:

  1. 从工具到伙伴:AI从被动工具变为主动助手
  2. 个性化深化:基于长期数据的深度个性化
  3. 主动性增强:从回答问题到主动解决问题
  4. 生活整合:与用户的应用和日程深度整合

竞争格局影响

对竞争对手的影响:

  • vs. Google Gemini:AgentKit的易用性和ChatGPT的用户规模优势明显
  • vs. Anthropic Claude:在开发者工具和用户体验上拉开差距
  • vs. Microsoft Copilot:更专注于开发者和终端用户的全面解决方案

行业趋势引领:

  1. 智能体开发平台化:从分散工具到统一平台
  2. AI主动化趋势: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
  3. 生态系统竞争:从单一产品到平台生态

数字背后的故事

8亿周活用户意味着什么?

规模对比:

  • 相当于全球互联网用户的约15%
  • 超过了许多主流社交媒体平台
  • 在AI应用领域遥遥领先

增长速度:

  • 从0到1亿用户:2个月(2023年1月)
  • 从1亿到8亿用户:约21个月(2023年1月-2025年10月)
  • 平均每月增长约3300万用户

商业价值:

  • 巨大的开发者生态潜力
  • 强大的平台效应和网络效应
  • 为AgentKit和Apps提供庞大用户基础

开发效率提升的真实数据

客户报告的效率提升:

  • 开发时间:减少50%-75%
  • 迭代周期:缩短70%
  • 上线时间:从季度级缩短到周级
  • 准确率:提升30%
  • 前端开发:节省2周+时间

这意味着:

  • 更多公司能够负担得起AI智能体开发
  • 创新速度大幅加快
  • 从概念验证到生产部署的门槛大幅降低

行业专家观点

技术社区反应

Twitter热议: AI专家Rohan Paul在推特上评论:

“OpenAI的AgentKit将会非常疯狂,在一个平台上构建智能体的每一个步骤。这些可视化智能体构建器让迭代和发布智能体的整个过程更加高效。”

开发者反馈:

  • 大幅降低了智能体开发的复杂度
  • 可视化工具特别适合快速原型开发
  • 企业级功能满足生产环境需求
  • 期待更多第三方集成和模板

分析师看法

技术趋势:

  1. 智能体成为标配:未来每个应用都可能包含AI智能体
  2. 开发工具平台化:类似于早期云计算平台的发展路径
  3. 用户体验革命:从"人找信息"到"信息找人"

商业影响:

  1. 降低AI应用门槛:更多中小企业可以采用AI技术
  2. 加速行业变革:各行业的AI转型将加速
  3. 生态系统价值:平台生态的价值远超单一产品

开发者行动指南

立即可以做的事

1. 注册和试用

  • 访问platform.openai.com注册开发者账户
  • 探索Agent Builder的模板库
  • 尝试使用ChatKit集成聊天界面

2. 学习和准备

  • 阅读官方文档和教程
  • 观看Dev Day的录播视频
  • 加入OpenAI开发者社区

3. 规划项目

  • 评估现有产品中哪些功能适合智能体化
  • 规划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和功能
  • 准备测试数据和评估标准

中期规划建议

1. 技能提升

  • 学习提示词工程
  • 掌握智能体设计最佳实践
  • 了解Evals和性能优化方法

2. 团队协作

  • 建立跨职能团队(产品、工程、法务)
  • 制定智能体开发流程
  • 建立评估和迭代机制

3. 企业准备

  • 评估Connector Registry对企业的价值
  • 制定数据治理和安全策略
  • 规划智能体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

长期战略考虑

1. 生态布局

  • 考虑在ChatGPT平台上构建应用
  • 探索智能体即服务(Agent-as-a-Service)模式
  • 参与开发者生态建设

2. 竞争策略

  • 评估AgentKit对现有产品的影响
  • 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
  • 考虑与OpenAI生态的互补定位

3. 持续创新

  • 关注OpenAI的产品路线图
  • 探索智能体的创新应用场景
  • 积极参与社区反馈和贡献

对中国市场的启示

技术发展趋势

1. 智能体开发工具需求

  • 国内市场同样需要易用的智能体开发工具
  • 可视化工具符合国内开发者习惯
  • 本土化的开发平台有巨大机会

2. AI主动服务方向

  • Pulse代表了AI应用的未来方向
  • 国内AI助手可以借鉴这一思路
  • 结合国内应用生态进行创新

3. 生态系统建设

  • 平台化和生态化是大势所趋
  • 需要建立开发者友好的工具链
  • 重视企业级功能和治理能力

本土化机遇

1. 超级应用整合

  • 与微信、支付宝等超级应用深度整合
  • 利用国内丰富的应用生态
  • 提供更贴近国内用户需求的功能

2. 行业应用

  • 电商智能体:与淘宝、拼多多等平台结合
  • 生活服务智能体:美团、大众点评等场景
  • 企业服务智能体:钉钉、飞书等协作平台

3. 监管合规

  • 更好适应国内数据和隐私法规
  • 满足信息安全和内容审核要求
  • 建立本土化的治理机制

竞争与合作

国内AI公司的策略选择:

  1. 直接竞争:开发类似AgentKit的平台
  2. 差异化定位:专注特定行业或场景
  3. 生态互补:与OpenAI生态形成互补
  4. 技术合作:基于OpenAI工具构建本土化应用

未来展望

短期(6-12个月)

功能扩展:

  • Agent Builder正式可用并持续优化
  • Connector Registry向更多企业开放
  • Pulse向Plus用户推出
  • 更多预构建模板和最佳实践

生态发展:

  • 第三方开发者开始大规模采用AgentKit
  • ChatGPT Apps生态初步形成
  • 企业客户案例增多
  • 开发者社区活跃度提升

中期(1-2年)

平台演进:

  • 智能体市场和模板商店
  • 更强大的协作和团队功能
  • 多模态智能体支持
  • 跨智能体协作框架

用户体验:

  • Pulse支持更多平台和应用
  • 更智能的主动推送机制
  • 更丰富的互动形式
  • 个性化能力大幅提升

长期愿景(3年+)

技术突破:

  • 更强的推理和规划能力
  • 真正的自主任务执行
  • 跨模态的智能理解和生成
  • 持续学习和自我优化

行业变革:

  • AI智能体成为企业标配
  • 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
  • 工作方式的根本性改变
  • AI原生应用大规模涌现

总结:AI发展的关键转折点

OpenAI Dev Day 2025不仅仅是一场产品发布会,更标志着AI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正如Sam Altman所说:

“软件开发曾经是一个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的漫长过程,但今天,我们亲眼见证了它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。在这个新时代,你所需要的,仅仅是一个好的想法。”

三大历史性转变

1. 从原型到生产 AgentKit让AI智能体开发从复杂的实验项目变成了可规模化的产品开发,这将极大加速AI在各行业的应用。8分钟构建一个生产级智能体,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。

2. 从被动到主动 ChatGPT Pulse(9月25日发布)代表了AI助手从被动响应工具到主动服务伙伴的历史性转变,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的模式。

3. 从工具到平台 OpenAI从提供AI模型到构建完整开发平台和应用生态,建立起强大的平台效应和竞争壁垒。Apps in ChatGPT让ChatGPT成为事实上的操作系统。

核心理念:赋能开发者

这次发布会的核心感受是:OpenAI正在全力赋能开发者,让开发者来定义人与AI的交互方式

四大核心发布:

  1. Apps in ChatGPT:ChatGPT变成操作系统,开发者可以直接在其中构建应用
  2. AgentKit:被戏称为OpenAI的"扣子全家桶",让智能体开发变得像拖拽一样简单
  3. Codex GA:基于GPT-5 Codex,OpenAI内部几乎所有新代码都是它写的
  4. API更新:GPT-5 Pro、Sora 2、Real-Time Mini等强大API

对行业的深远影响

开发者:

  • 开发智能体变得像设计网页一样简单
  • 更多开发者能够参与AI应用创新
  • 新的职业机会和技能需求

企业:

  • 降低AI应用的技术和成本门槛
  • 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
  • 需要重新思考产品和服务模式

用户:

  • 享受更智能、更主动的AI服务
  • AI从工具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
  • 需要学习与AI协作的新方式

给我们的启示

拥抱变化: AI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,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,积极学习和适应新技术。

抓住机遇: AgentKit和Pulse代表的方向蕴含巨大机遇,无论是开发者、企业还是创业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参与其中。

理性应对: 在拥抱AI的同时,也要注意隐私安全、伦理规范等问题,确保技术向善发展。

展望未来

站在2025年10月6日这个时间节点回望,我们或许会发现,这一天是AI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
AgentKit让构建智能体变得触手可及,ChatGPT Pulse让AI真正开始主动为我们工作,8亿用户的规模证明了AI已经成为主流——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:

智能体时代已经到来,未来已来。


关于ChatGPTCN:我们是专业的ChatGPT和AI技术中文资源平台,致力于为中文用户提供最新、最全面的AI技术资讯和开发指南。关注我们,获取更多AI前沿资讯。

联系我们[email protected]

相关推荐文章


本文基于OpenAI Dev Day 2025官方发布、媒体报道和行业分析整理而成。内容将根据后续发展持续更新。